知識點
- 山地的垂直地帶性
隨著海拔的升高,氣溫逐漸降低(0.6℃/100m),分布的植被類型也會發生變化。山地垂直地帶性的植被分布,主要有4個規律:
①基帶。山麓地區分布的植被(基帶),與當地的植被分布一致;
②山腳-山頂。從山腳至山頂,氣溫越來越低(熱量條件越來越差),植被越來越稀疏;
③迎風坡、陽坡。迎風坡和陽坡的光照、水汽更加充足,因此同樣的海拔時,植被比背風坡和陰坡更加茂盛;
④自然帶的個數:同一座山脈,緯度越低,相對海拔越高,自然帶越豐富(個數越多)。
根據植被分布,比較兩個坡向的氣候時,有兩種方法:
①同一海拔:比較同一海拔兩個坡向的自然帶,更加茂盛的一側,溫度更高;
②同一自然帶:比較同一自然帶兩個坡向的高低,更高的一側,溫度更高(表明即使海拔升高,但熱量條件依舊很好,依舊適宜該自然帶生長)。
圖1 山地的垂直地帶性
例題
下圖為我國某山地東坡、西坡的垂直帶譜。讀圖完成16~18題。
16、該山可能位于( )
A. 四川
B. 新疆
C. 安徽
D. 山西
17、該山3000米以上東坡、西坡自然帶分布的差異,反映出同海拔東坡比西坡( )
A. 較暖、較濕
B. 較涼、較濕
C. 較涼、較干
D. 較暖、較干
18、干旱河谷灌叢帶所在的河谷,終年盛行( )
A. 干冷北風
B. 干熱南風
C. 上升氣流
D. 下沉氣流
答案:A、B、D
精講精析:(1)分析該地的位置。①從圖中可以看出,該地山脈海拔為7500m左右,因此可能位于新疆、青藏高原地區;②從垂直帶譜可知,該地1500m~2000m分布著常綠闊葉林帶,因此該地位于亞熱帶地區,因此選項中的四川符合條件,選項A正確。
(2)分析東坡、西坡的氣候差異。①在3000m以上,同一海拔,西坡比東坡的植被更加茂盛(例如4000m處,西坡為針闊混交林,東坡為針葉林),因此西坡的熱量條件更好,溫度更高,即東坡的溫度更低;②高山冰雪帶的下限為雪線,東坡的雪線比西坡低,這表明東坡的降水更多、溫度更低。綜合自然帶、雪線的分布,可知東坡降水更多、溫度更低(濕、冷),選項B正確。
總結
- 雪線
本節例題的難度適中,解題思路為:①根據山脈海拔(7500m)、自然帶(常綠闊葉林),分析該地的地理位置;②通過比較同一海拔兩個坡向的自然帶,判斷溫度的高低;通過比較兩個坡向的雪線高低,判斷降水的多少(和溫度的高低)。
雪線,指的是在高緯高山地區,常年積雪帶的下限(年降雪量=年消融量)。雪線的高度,主要有三個影響因素:
①溫度:溫度越低(高緯度地區、陰坡),越容易積雪結冰,因此雪線越低。
②降水:降水越多,積雪越多,因此雪線越低。
③地形:地形平坦的地區,積雪容易堆積和保留,因此雪線較低;地形陡峭的地區,積雪容易滑落,因此雪線較高。
圖2 雪線示意圖
本文標題:高中地理知識講解-山地的垂直地帶性、雪線、氣候
手機頁面:http://m.dljs.net/dljx/jiexi/91547.html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asiie.com/dljx/jiexi/9154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