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北地區以北京為中心,包括天津、河北、山西、內蒙古等省、直轄市 和自治區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。四季分明:冬季寒冷少雪;春季干旱 多風沙;夏季炎熱多雨;秋季天高氣爽,為旅游的黃金季節。這里旅游資源 豐富,山地、河谷、草原、海岸等自然景觀形式多樣,應有盡有;文物古跡 鱗次櫛比,歷史悠久。
盤山風景名勝區,位于天津市薊縣城西北 12 公里處,面積為 20 多平方 公里,因山勢磅礴如龍盤桓,故名。又名徐無山、四正山、無終山等。相傳 東漢末年董卓之亂時,田疇率眾隱居于此,曹操北伐烏桓時得田疇之助,故 將徐無山改稱田盤山,后人簡稱之為盤山。該山為燕山之余脈,平均海拔 500 米,主峰掛月峰海拔 864 米。歷史上譽盤山為“京東第一山”,曾被列為中 國十五名山之一。
盤山自古即成著名風景名勝區。從東漢末年至清代末年,歷代皇帝、將 相、名人紛紛前往,或題字刻石,或作詩吟詠。據《盤古志》記載,清代乾 隆皇帝迷戀這里山色不亞于江南,曾感嘆道“早知有盤山,何必下江南!” 并于乾隆九年(公元 1744 年)在此建靜寄山莊。 盤山自然景色優美,以“紅杏青松之麗,層巒峭壁之奇”著稱,山水奇 偉清秀,云海松濤變幻多姿,景色迷人。尤以三盤、五峰、八石美景稱絕。 “三盤”即以奇松為特色的上盤,其松蒼勁青翠,蟠曲翳天;以怪石著稱的 中盤,巨石嵯峨,千奇百怪;以流泉誘人的下盤,飛泉響澗,噴珠濺玉。五 峰即掛月峰、自來峰、紫蓋峰、舞劍峰和九華峰,唐代時被稱為“東五臺”。 掛月峰最高,峰頂上銳下峭,直插云霄。五峰攢簇,山巒競秀,林壑幽邃, 溪流琤淙。八石為懸空石、搖動石、晾甲石、將軍石、夾木石、天井石、蛤 蟆石、蟒石,其實盤山有名之石甚多,非只此八石。 盤山人文景觀甚豐,據史載有寺廟塔院 160 余處,著名的有 72 佛寺、13 寶塔等等。名山古剎相映生輝,自古為著名的游覽勝地。
著名的天成寺即為 盤山一大勝景,該寺依山勢建成為兩層,下層有江山一覽閣和游廊,上層為 大殿、配殿和月亮門、回廊。大殿西有建于遼代的一座密檐十三層磚塔,形 態素雅巍峨,是盤山景區中最高大的古代建筑。寺院附近有飛帛澗,每到雨 季,澗水自空中瀉下,如白帛飄飛。天成寺以上為萬松寺遺址,周圍松石競 秀,別有情趣;遺址旁有明、清建造的佛塔各一座。盤山東部為少林寺,寺 旁有一名紅龍池的湖,相傳唐太宗東征時曾扎立營帳于此,有晾甲石等勝景, 巖壁上鑿有乾隆御題“貞觀遺蹤”四字。盤山東麓有唐代所建的千佛像遺址, 遺址上有遼代所立的《祐唐千像寺創建講堂碑》,記述盤山盛景及建寺經過, 為珍貴藝術品;附近奇巖巨石上有許多摩崖石刻佛像,為線刻藝術品,大者 數尺,小者僅寸,是珍貴的唐遼時期佛教石刻藝術資料。盤山頂峰掛月峰上 有唐代建立的定光佛舍利塔,相傳唐智源禪師藏佛舍利六十顆、佛牙一具于 此,故名;塔身為八角三層磚塔,佛龕雕刻精細。 盤山風景名勝區風光優美,清乾隆皇帝曾先后 28 次遨游此地,留下大量 題刻。在盤山景區東部,有乾隆仿承德避暑山莊而建的行宮靜寄山莊遺址。 還有冀東游擊隊抗日斗爭的遺址;新中國建立后在此建有烈士陵園,烈士紀 念碑高 27.5 米,正面鐫刻“光榮烈士永垂不朽”八個大字;園內建有烈士館, 陳列冀東抗日根據地斗爭史和烈士事跡、文物等。
盤山風景區不遠處、薊縣城西門內有一名獨樂寺的廟宇,寺內不少建筑 物是遼代遺物。寺內樓閣高 23 米,是國內最古老的樓閣建筑,內存高 16 米 的國內現存最大的泥塑佛像。
本文標題:盤山——京東第一山
手機頁面:http://m.dljs.net/dlsk/huaxia/82043.html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asiie.com/dlsk/huaxia/8204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