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.蘇霍姆林斯基曾說:“一個好教師意味著什么?首先意味著他熱愛孩子,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,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,善于跟他們交朋友,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,了解學生的心靈,時刻不能忘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。”大愛無痕,教育卻無處不在,春風化雨,潤物細無聲,老師的一個微笑,一個溫暖的眼神,一句關心的話語,都會給學生帶來歡樂、智慧。
02.今年我任教的39、40班,正值高三緊張學習的時刻,同學們都在爭分奪秒,唯恐落后于人。但是有一名叫王豆豆的同學,他課前對黑板上板書的課前背誦任務視而不見;課上也總是心不在焉,仿佛沉浸在自己的小宇宙里與世無爭;而且課下經常不完成作業,一詢問他,他總是笑嘻嘻的不回答,或者只是簡短的幾個字:“沒寫完”,一開始我以為他不愛學語文,也不愿和老師交流。后來我逐漸發現,他在課前時不愛背書,但也喜歡拿出視野讀物大快朵頤;在課上時不喜聽課,卻也有自己的獨特思維。我想,我發現了豆豆同學在語文學習上的閃光點,他應該也沒有那么排斥語文學習吧。所以平時課間遇到他,我就會叫住他,主動和他打招呼,詢問他學習的情況,一段時間后他開始主動和我打招呼。也偶爾問一些小練習上的題目,作業的質量也有提高,只是經常錯題,成績欠佳。這時的豆豆對學習語文產生了一定的興趣吧。
03.于是某天上課我主動提問他,他支支吾吾地回答不上來,但是我并沒有打斷他,也沒有斥責他,而是微笑著告訴他:“不要緊張,不要著急,好好思考一下。”我的關切和鼓勵,讓他有了自信,他抬頭一怔,或許他缺少關愛的內心有了一絲絲的觸動吧。接著他頓了一下,開始重新作答,雖然結果不盡如人意,但豆豆開始有了自信,每到小組討論,他總是搶著做代表,搶著回答問題,看到他的轉變,我由衷地感到滿足,欣慰。我認識到,沒有不愛學習語文的學生,只有還未被關愛發現的語文靈魂。
這半年來,王豆豆同學的轉變也越來越大,他已經從一個不愿和老師交流的孩子,變成一個樂觀開朗、敢于表達自己見解的學生,有時候提問他,我也會打趣地說:“咱們請豆兒同學來給大家講解一下。”這時他便會很自豪地欣然應允,大步流星走上講臺,開始自己的“演講”,這時的豆豆儼然變成了小小語文老師的模樣!
04.一次檢測考試,我拿到學生們的答題卡一一審閱,希望發現其中的問題,以便更加了解學生的知識漏洞,做到教學時查漏補缺,有的放矢。當看到王豆豆同學的作文時,我眼前一亮,我發現他的作文思維新穎,論證深刻。于是,我找到王豆豆同學,給他指出他作文的優缺點,并且告訴他,想向全班同學展示一下,讓同學們學習豆豆同學作文的論證思維。第二天,他交給我一份重新修改并謄寫的作文。我很驚喜,也很欣慰,原來豆豆同學利用課下時間默默做了這些努力,那些并不是很美觀的小楷卻工工整整地排列著,字里行間都是豆豆對語文課堂滿溢的熱愛吧!經過我的修改,豆豆的作文在兩個班展示,收到很好的效果。這時,我看到了豆豆眼角的自信和成長,他一定是愛上學習語文了,深愛的那種。
05.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:“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,一朵云推動一朵云,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。”是啊,老師不正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嗎!作為一名高三語文老師,我沒有人類靈魂工程師那么偉大,我只是希望:我的學生能夠在我的教育關愛影響下,真正地喜歡上學習語文,并在語文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文學素養,懂得為人處世的道理。這便是我最大的欣慰!
雖然我的六年教育生涯并沒有過多的轟轟烈烈的教育故事,但正是這一朵朵歲月的小漣漪,才構成了教育的美麗浪花,沒有驚濤駭浪,但卻溫暖了時光;沒有驚世駭俗,但卻驚艷了生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