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208年赤壁戰后,孫劉結盟乘勝進軍,經年余激戰,最終奪取荊州城。由于荊州乃兵家必爭的重鎮,所以東吳主帥周瑜親任南郡太守,坐鎮荊州,而功勞甚偉的劉備卻只能率本部兵馬守江南的油江口立營。劉備曾被漢獻帝封為左將軍,號左公,劉備駐扎油江口后即改油江口為公安,取“左公安靖,日后強雄”之意。
劉備居公安,地小物薄,不利于發展,于是他向孫權兩次提出借荊州。孫權采納周瑜的推薦,不僅僅不借荊州,反而利用吳蜀聯姻軟禁劉備,使50多歲的劉備作了東吳的嬌客。
公元210年,周瑜病故,魯肅繼任。魯肅從吳蜀聯盟以抗曹操的戰略方針思考,勸說孫權暫時將荊州借給了劉備。
劉備借得荊州后,即以之為立足點,北抗曹操,西取益州,建立蜀漢政權。至今仍有“劉備借荊州,一借永不還”的俗談。
劉備居公安,地小物薄,不利于發展,于是他向孫權兩次提出借荊州。孫權采納周瑜的推薦,不僅僅不借荊州,反而利用吳蜀聯姻軟禁劉備,使50多歲的劉備作了東吳的嬌客。
公元210年,周瑜病故,魯肅繼任。魯肅從吳蜀聯盟以抗曹操的戰略方針思考,勸說孫權暫時將荊州借給了劉備。
劉備借得荊州后,即以之為立足點,北抗曹操,西取益州,建立蜀漢政權。至今仍有“劉備借荊州,一借永不還”的俗談。